从蓝海到红海,未来农贸市场拼什么?

曾几何时,农贸市场是私人老板们眼中的“香饽饽”。投资小、门槛低,让许多人轻松入局,赚得盆满钵满。然而,随着新开菜市场的井喷式增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原始租金不断攀升,管理运营成本也随之提高。曾经的蓝海市场迅速转变为红海,成功案例难以复制,投资失败的案例却比比皆是。

 

近年来,“韭菜不多了”的呼声不绝于耳,这背后,是市场环境、行业竞争、消费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现在,很多农贸人迷茫、惆怅,未来该何去何存呢?我们在常熟、苏州等地,与很多农贸管理者、运营者一次次交流,试图寻找一些答案。

 

01Now 自身   目前主要通病

 

曾经,综合体的繁荣景象为很多地区带来了无限活力,但这类综合体的高投入让很多资方望而却步,在此背景下,众多私人投资者纷纷涌入农贸市场,意图在这片看似肥沃的土地上分一杯羹。初时,他们确实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和较低的门槛,实现了可观的盈利,市场内人声鼎沸,生意兴隆。

 

1桃源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市场饱和度的迅速提升,竞争日益激烈。新入局者的不断增加直接推高了原始租金的水平,加之农贸市场在管理精细化、运营专业化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成本结构也随之攀升。这一系列变化,使得近年来新开菜场的经营环境变得尤为艰难,许多投资者发现,即便是投入重金,也难以在这片已转变为“红海”的市场中站稳脚跟,亏损的案例屡见不鲜。

 

······

 

其次,菜市场的招商环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商户作为农贸市场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经营状况直接反映了市场的兴衰。从曾经的“求着走后门招商”到现在的“求着商户入驻”,商户们经历了从辉煌到落寞的过山车式体验。

 

过去,菜场招商往往供不应求,商户需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入驻机会;而今,随着菜场数量的激增及部分项目投资失败,商户对入驻选择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出现了招商方需让利邀请商户入驻的现象。

 

2桃源

 

此外,对于地理位置偏僻、位于地下室或二层的物业,其招商难度更是显著加大。这些物业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难以吸引商户的青睐,导致租金水平不断下滑。这一现状不仅加大了物业方的运营压力,也对整个农贸行业招商的健康发展构成了挑战。

 

······

 

从商户视角来看,市场形势发生了显著变化。过去,菜场招商往往供不应求,商户需通过各种途径争取入驻机会;而今,随着菜场数量的激增及部分项目投资失败,商户对入驻选择变得更加谨慎,甚至出现了招商方需主动邀请商户入驻的现象。

 

这种转变不仅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的调整,也让商户在目睹了众多菜场经营不善的实例后,对于投资风险的警惕性增强。“春江水暖鸭先知”,商户对生意的流量感知更为敏感。

 

 

02 Problem 正视   外部环境转变

 

除了自身原因以外,菜场招商为什么越来越难?为什么新开的菜场生意难做?老旧菜场客流不断下降?

 

······

 

首先,这几大环境的不好,低迷的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力,许多人的收入有所减缓甚至减少,很多消费者在支出上更加谨慎。此外,一些农民工因企业裁员或工厂关闭而失去了工作,不得不返回家乡。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降低。

 

同时,政府对农贸市场的管理政策、市场准入标准以及疫情期间实施的特殊管理措施,都对市场的正常运作产生了显著影响。此外,马路市场的放开或管理松懈也加剧了市场的无序竞争,部分商户为寻求生存空间,不得不转战这些管理相对宽松的市场,这对正规市场产生了影响,市场的整体吸引力随之下降。

 

3乾元

 

其次,近年来新开菜市场、生鲜店井喷。虽然说实体生意难做,很多农贸市场经营不善倒闭了,但许多人仍然热衷于进入这一行业,各地新开业农贸市场、菜店越来越多,客户分流明显,竞争环境越来越恶劣。过去,几个朋友可能共同经营一个摊位,但现在农贸市场多了,农贸经营形式也多了,他们不再满足于在一个市场内共享资源,而是纷纷向其他市场扩散,或者自己在社区底下租个店铺开个简易的生鲜小店。

 

经济增速的放缓,使得一些原本繁华的商业地段出现底商闲置现象,为了填补这些空置的商业空间,不少生鲜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虽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即时需求,但也加剧了市场的竞争环境,这一趋势不仅加剧了市场内部的竞争,还导致了商户群体进一步分流,使得原本有限的客户资源被进一步“稀释”。

 

4景芳

 

再次,近年来基地直发现象愈发普遍,"去中间化"成为核心理念,这直接影响了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各大网络平台为了争夺蔬菜市场的更大份额,纷纷采取低价策略,它们积极与农产品基地建立直接联系,通过减少中间环节来降低成本,从而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这种趋势无形中又减少了一部分客户前往传统市场进行采购的意愿,进一步压缩了传统市场的生存空间,使得原本就有限的客户资源更加分散。

 

当然,可能的原因还有很多,行业是竞争越来越激烈,可现实的情况是没有出现预想中的各形态百花齐放、行业繁荣的场面,大家的生意都越来越难做了。 许多原本怀揣创业梦想的个体,因此选择放弃创业,转而选择更为稳定的工厂就业,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农产品交易、销售形态也会越来越多元化,虽然农贸市场在短时间内很难被取代,但农贸市场的整体份额肯定是会慢慢减少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农贸市场的末日来临,相反,这正是市场转型升级的契机。

 

 

03 Future未来  农贸市场未来发展

 

今后,私营企业若在未经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盲目投资,往往面临市场饱和、竞争加剧、运营不善等挑战,导致投资失利,进而挫伤了市场参与者的积极性。随着市场教训的累积,投资者逐渐意识到,单打独斗、短期逐利已非长久之计,甚至出现了"韭菜"越来越少的现象。在早期西部地区,许多菜市场在初次开张时凭借消费潜力初尝甜头,但随后因缺乏专业管理和持续创新,市场活力逐渐衰退,导致投资者对菜场、对摊位的热情降温,出租、销售均遇冷。

 

其次,政府方面,近年来投入了大量资金来建设和改造菜市场,但运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让后期运营效果并不理想,部分项目甚至未能成功落地,不仅浪费了公共资源,还可能引发决策层的责任追究。这一困境进一步削弱了政府及外来投资者对菜场改造项目的信心与动力,他们会更倾向于将项目交给专业的团队来操作。

 

从商户的角度来看,菜市场的运营需要专业的团队和策略,而不仅仅是依赖政府的补贴或免租政策。成功的运营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定位、商户需求和消费者偏好,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通过专业运营团队的介入,提升市场环境、优化商户结构、增强商户黏性,农贸市场完全有能力重焕新生。

 

陆慕动图

 

昔日的成功模式,如同昙花一现,难以再被简单复制。面对当前的市场困境,优化经营策略、提升服务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成为了农贸市场经营者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

 

我们杭州贝诺市场研究中心认为,未来,农贸市场的未来发展无疑将走向整合与升级,趋向专业化、品牌化及连锁化的路径,这一趋势要求投资与建设不再仅凭一腔热情或简单复制,而是需要更深的行业洞察与精细化的运营管理。

 

最终这将主要通过两种模式实现:

第一种,“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合作模式。政府提供政策支持与基础平台,企业则发挥其在市场运营、品牌塑造及客户服务方面的专长。

第二种,专业运营公司如供销社、国资背景企业或农业发展公司等,通过连锁化运营实现规模效应、资源共享与效率提升。

 

这种转型将带来几个优势:

第一,专业运营团队不仅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还能够精准把握市场动态。

第二,运营方与商户的黏性更加紧密,可以做到市场资源共享,订单式招商。

第三,运营资源可以共享,包括活动物料、人员配置等等,有效降低成本,提升整体竞争力。

 

例如,运营一个菜市场可能需要一个策划团队,但运营多个连锁菜市场时,仍然可以只使用一个团队。这种模式将菜市场视为一个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行业,而不是一次性的"割韭菜"行为,避免了恶性循环。

 

黄桥动图

 

专业运营团队:农贸市场需要专业的运营团队来管理,这些团队应具备市场规划、商户招商、供应链管理、食品安全监控、营销推广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可以提升市场的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

 

品牌化建设:品牌是市场信誉和质量的象征。农贸市场应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通过统一的VI设计、服务标准、宣传推广等手段,提升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品牌化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从而稳定客流和商户入驻率。

连锁化经营:连锁化经营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通过连锁化经营,农贸市场可以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连锁化经营也有助于实现品牌统一和标准化管理。

 

未来的农贸市场的运营,必然是专业化、连锁化、品牌化的天下。专业运营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加规范、高效的管理和服务。同时,通过品牌化建设,提升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消费者和商户入驻。此外,连锁化运营还能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Notice···

 

回想往昔,市场无需过多招商努力便能满租的景象已一去不复返。面对当前的市场困境,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农贸市场的未来发展,必须走专业化、品牌化、连锁化的道路。政府应更多扮演搭台的角色,吸引并扶持专业运营公司进场,共同推动市场的转型升级。

 

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所处的环境刹那间沧海桑田,有机会也有很多风险,现在市场方不容易,经营户也不容易,我们必须要互相成就,共同走向未来。唯有如此,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得一席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 END ·

联系
我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