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远离厨房的年轻人走进来,传统菜市场转型就赢了!

95后这代人虽然年轻,但是已经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群体,人数高达19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5%,而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则为Z世代贡献了大约2.65亿人。高GDP、低出生率的生活环境,使95后生而享有远高于其他人的可支配资源,每年接近一半的消费额是95后创造的。

 

中国的消费市场也随着95后、00后这代人的成长,呈现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很多行业都在进行行业内部自我革新、不断调整与创新的实践之中。


农贸行业亦是如此,最近几年各种转型后的“年轻人爱逛的网红菜市场”层出不穷,很多被大家吐槽“好看是好看但是完全没有了烟火气”。其实,“讨年轻人欢心”,这一理念强调的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年轻化改造,更是业态结构、服务理念,乃至市场文化氛围的全面升级。那么,“年轻化的菜市场”该如何入手打造?现有传统农贸市场该如何巧妙转型?

 

Part.1转型中的“既要.又要.”

Q1 转型中,要注意留存Benuo Design


转型要现留存菜场现有消费群体。很多农贸市场是存量市场,且农贸市场的核心价值在于紧密贴合中老年消费者的日常需求,因此,保持并强化这一基本盘是市场持续繁荣的基石。在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的过程中,若一味追求吸引年轻客群而忽视了原有中老年消费者的体验与感受,不仅可能导致这部分忠实客户的流失,还可能引发商户的不满与撤离,最终使市场失去其固有的竞争力与生命力。


Q2 只留存,不拉新,行吗?Benuo Design


可能有做传统菜场的人会说,年轻人会变老的,后面还是要回到菜市场的,但不同时代下成长起来的人,所经历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都有所不同,这些塑造了他们独特的性格和价值观,哪怕老去,每一代人身上也镌刻着各自时代的基因,行为和思想也有属于他们这一代的独特性。现在不习惯逛菜场的年轻人,到老了,也只会用脚投票符合他们时代基因的商业形态。

 1


被年轻人改变的商业模式,不只是“年轻人的商业”,更是这批人即将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以及影响力。马斯·科洛波洛斯在《圈层效应》中说到,面对群体的强势崛起,只有理解消费主力95后的商业逻辑,懂得如何讨好这一代年轻人,未来的商业才能成功。在笔者看来,年轻一代将改变的不仅仅是商业,更是世界的规则。

 

Part.02 理解年轻人

——抓住年轻人痛点痒点

 

如果“年轻人喜欢的商业”逐渐占据市场,引领着商业发展的新方向,那么菜场该如何抓住痛点与痒点,拿捏年轻人?

 

1首先, 让年轻人有话语权——“被听到”

 

年轻人渴望被理解和尊重,他们希望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但现在很多市场运营与管理方都是中年人,做决策也是中年管理层,很多年轻人的想法、建议在初期就被吞没。

 

想要用快退休董事长的审美俘获年轻消费者的心,显然是不可行的,某种程度上,这并不是决策结果的偏差,也不是审美的代沟,而是年轻消费者从开始就未被理解、被尊重。在网络上搜索“菜市场”的用户中,20-35岁的年轻用户占比超过70%。把关于年轻人事物的决策权还给年轻人,给予他们自由,允许他们个性化表达。通过问卷调查、线上投票、访谈聊天等方式,来收集年轻人想法和决策。

 

2


比如问问他们,在外卖和线上买菜盛行的当下,还有哪些理由可以让他走进菜场?他们对外卖和线上买菜有哪些担忧?他们对菜场有哪些顾忌,又有哪些期待。

 

让年轻人畅意表达自己的想法,自己做自己的主,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参与感。理解年轻人,尊重他们的审美与生活理念,让年轻人参与到市场或活动的决策过程中。

 

2其次, 给年轻人一些空间——“松弛感”

 

想要吸引年轻人,除了环境的改变,整体设计思路也要创新,要精准拿捏“松弛感”和“社区感”,其实就是休憩停留和社交空间的塑造,没有消费需求和意愿,也能让人愿意进去逛逛、休息。

 

从商业盒子到开放空间,市集这种古老的商业形式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逐渐打破了人们对市集的固有印象。游逛场景,男女老少皆能很自然地走进去,场景上的松弛感能够给消费者带去“即使不消费也可以待的很久”的愉悦感,而这里就是能够缓解焦虑、打破个体孤岛的新标地。

 

3


这些新派菜市场(市集)其实就是恰恰击中了“看似群居、实则孤岛”的城市生活痛点。让远离厨房的年轻人,有理由走进来,新派菜市场就赢了。

 

越来越多有趣的菜市场已经在重新理解和运营市场内容,比如文二市集、乌中市集等等,呈现贴近当代年轻人所喜爱的新鲜生活方式。菜场不再只是简单的消费场所,而是一个可以满足当下年轻人社交需求的平台,承载了零售、餐饮、快闪、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作用。

 

“松弛感”——弹性空间可以赋予菜市场为共享共建的社交空间的新功能,实现客群突围。这其实也是社交的核心,在市场内或者周围留出一片空间,让消费者自由地、自主地去创造属于这片空间的价值。

 

3最后, 给年轻人一些认同——“文化与价值”


要抓住年轻人的痛点和痒点,需要密切关注新热点和合理利用新五感。可以通过造节、造梗、造趣事来引发年轻人的共鸣和参与;同时放权、放域、放自由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和多元化需求。

 

年轻人总是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密切关注网络热点、流行文化和社交媒体趋势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实时追踪和分析,可以发现年轻人关注的焦点和兴趣所在。

 

4


结合年轻人的兴趣和需求,创造一些有趣、有特色的“节日”,如“春日露营小食”“三伏养生月”等,这些能够引发年轻人的共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让年轻人每次走进菜场都有新发现,有不一样的体验感,不仅会刺激到年轻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还能够给予年轻人“被看见”、“被认同”的感受,能够提升品牌或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市场会与年轻人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和情感认同纽带。


当他们在市场空间或活动中感受到他们自己提出、表达的想法和态度落地,这对他们表达意见的正向反馈,他们也会因此自豪,给予市场更多正向反馈,形成市场与年轻人之间独特的信任与理解的链条。

 

Prat 02 靠近年轻人

——一步步拓展市场包容性

 

传统市场在转型时要找到一个适中点,一步一步地打造一个既能提升现有消费者满意度,又符合年轻消费者偏好的市场,做到留存又拉新。

 

1从细节开始——在情绪上抚慰、价值上认同年轻人

 

古荡农贸市场,每天都摆了两束别出心裁的蔬菜和水果花。晶莹剔透的葡萄,红彤彤的小番茄,雪白无暇的花菜再配上几支满天星,这是古荡农贸市场设计的“蔬菜花”,每天两束蔬菜花,菜场也可以很浪漫。 

 

5


“我们每天都会在前台位置放一束蔬菜花和一束水果花。”杭州古荡农贸市场,每天在市场内利用菜品制作花束,社交媒体宣传,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甚至引来一些年轻人在菜场内求婚。除了每天都会准备蔬菜花,还随时更新带有网红梗的标语,持续曝光。现在菜场消费者结构失衡,要让消费者愿意涌入菜市场,古荡农贸市场为了贴合这种趋势,菜场一直在创新。

 

在细节上向年轻人示好,情绪上抚慰年轻人,价值上认同年轻人,让年轻人感受到菜场的友好。这不仅是市场对扩展年轻消费者的尝试,也是让菜场运营管理团队中的年轻人施展身手,给与他们更多机会去尝试,去实践。

 

2再逐步扩展 ——从业态上、品牌上吸引年轻人

 

杭州城西的政苑农贸市场,蔬菜摊主为了留住年轻人,现在他们延长了营业时间,一般要到晚上八点半,而以前基本到傍晚六点左右就要打烊了。这种改变大约是两个月前开始的,直接的原因是菜场里开了一家火锅店。

 

6


火锅店的模式是,只提供牛肉等涮肉,蔬菜可以到市场里现挑现买,火锅店再帮忙加工。而年轻人都在晚上五点下班后来吃火锅,蔬菜摊位也就跟着到晚上八九点下班。

 

菜场火锅餐饮业态,间接给菜场摊位带来盈收。甚至在菜场内增加一些年轻人喜爱的品牌餐饮,像炸串、奶茶、咖啡等等小餐饮。菜场火锅也不止是业态上的融合创新,也是给年轻提供了一种新的餐饮思路。

 

可能一说到转型,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整个市场需要停业重装、重新规划。其实可以从装饰细节、部分店铺招商先入手尝试,再去更进一步地考虑全面转型。除了餐饮以外,养生业态、疗愈业态、解压业态也是目前很多年轻人的“新潮”,菜场可以思考如何跟中医的药食同源等结合起来造势。

 

3最后放权、放域、放自由——功能上、空间上全面拥抱年轻人

 

在转型路上,慢慢地多做了一些尝试有一定的年轻客流基础后,再去放权、放域、放自由,全面转型。

 

菜市场在全面转型前,可以先调研下已经吸纳进菜场的年轻人,让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喜好、需求,再依据他们的建议去设计改造菜场,事半功倍。

 

还可以在市场中打造一个共享共创空间,可灵活更新的留白空间,这块空间的价值由使用者自己创造,让更多人感受到包容与接纳。

 

7


比如现很多年轻人喜欢的集市中,会有一些共享共创的活动空间,例如由菜场改造的韩国釜山Millac The Market,利用楼梯打造共享空间,可以闲来无事时去逛一逛,坐坐喝个茶发会呆,也可以自己联系去使用场地表演等等。现在越来越多的菜场也开始打造休闲空间,增加消费者在市场里的游逛时长,菜场的附加价值就更高。

 

年轻化大潮下,部分潮流消费者开始回归街区、社区,彰显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对菜场来讲是很好的机会。在追求新潮的空间之时,用恰当的设计和运营响应年轻人的需求,比如年轻人可能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对拥有新奇业态及不同主题场景的购物中心更是有着天然的情愫。

 

······

 

95后、00后为主的Z世代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消费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以及对未来3—5年最活跃的市场有着导向作用,同时也影响着商业项目对自身的定位走向。

 

随着95后的成长而来临的“第五消费时代”最大特征的就是,人们更加青睐一种“慢速的(slow)、小规模的(small)、软性的(soft)、社交的(sociable)、可持续的(sustainable)”生活方式。

 

当然,优化改造方案既要融入创新元素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也要确保改造后的市场依然能够便捷、舒适地服务于中老年消费者,保留并提升他们的购物体验。通过平衡创新与传统,让农贸市场在保留其亲民、接地气特质的同时,焕发新的活力与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 END ·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联系。

联系
我们
TOP